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关于长城-〉历代长城-〉隋长城

  正在制作中,欢迎提供资料、建议、意见。
隋长城示意图


·隋和突厥的战争



隋长城简介
华夏子 《明长城考实》

  北周静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隋文带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都大兴(今陕西省西安),九年灭陈,至此全国南北统一,结束了东晋以来二百余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疆域广阔,东南到海,西到今新疆东部,西南至云南、广西和越南北部,北到大漠,东北迤至江东。
  隋文帝实行了一系列有助于国家统一和巩固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政策,国力增长的十分迅速。
  隋朝建立后,北方突厥族势力仍十分强盛,屡犯边地,隋文帝不得不出兵迎战。
  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突厥内乱,分裂为东、西两部互相攻杀。隋王朝支持东突厥,封其头目为启民可汗,允其渡漠南,迁居自道川(分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因此,在隋朝较强盛的时期,边境是安定的。所以隋朝修筑长城的规模亦较小,多是在前朝长城基础上做些修缮。史载隋文帝时期修筑长城共四次。
  第一次,据《隋书·高祖纪》载: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四月,“发稽胡修筑长城,二旬而罢”。l《隋书·韦世康弟冲传》亦载:“发南汾州胡千余人北筑长城”。2南汾州即今山西省吉县,北筑长城,应在山西北部。
  第二次,据《资治通鉴》载: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河,西至绥州,绵历七百里,以遏胡寇”。3西起今宁夏灵武县黄河东岸,经陕西靖边、横山诸县抵绥德。《资治通鉴》载:“东距河,西至绥州”,当为“西至河,东至绥州”之误。
  “第三次,据《隋书·高祖纪》载:开皇六年(公元586年)二月丁亥,发丁男十一万修筑长城,二旬而罢”。4《资治通鉴》亦载:陈至德四年(即隋开皇六年)二月“丁亥,隋复令崔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以东,缘过险要,筑数十城”。5
  第四次,据《隋书·高祖纪》载:开皇七年(公元587年)二月,“发丁男十万余修筑长城,二旬而罢”。6
  隋文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文帝被太子杨广杀死,杨广即帝位,是为隋炀帝。
  隋炀帝即位之后,决定迁都洛阳,每月投入役丁二百余万人,营建洛阳都城。又征发丁男十万余人,掘修了一道两千余华里的长堑。
  这道意在保卫洛阳的长堑,自今山西省河津县龙门黄河岸起,东经山西高平,河南汲县、新乡,渡黄河,由开封、襄城.而达陕西商县。除此以外,还两次较大规模的修筑了长城。
  第一次,据《隋书·炀帝纪》载,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即今浑河)。一旬而罢”。“八月壬午,车驾发榆林.已酉,启民饰庐清道,以候乘舆”。7
  第二次,据《隋书·炀帝纪》载:大业四年(公元608年)“三月乙丑车驾幸五原,因出塞巡长城”。“七月辛巳,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自榆谷而东”。8
  隋炀帝这两次修筑长城,皆非出于战略考虑,而是借修筑长城以炫耀武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隋书·高祖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1,第15页。
  2.《隋书·韦世康弟冲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47,第1269页。
  3.《资治通鉴·陈纪》,中华书局1964年版,卷176,第5485页。
  4.《隋书·高祖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1,第23页。
  5.《资治通鉴,陈纪》,中华书局1964年版,卷176,第5485页。
  6.《隋书·高祖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1,第25页。
  7.《隋书·炀帝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3,第70页。
  8.《隋书·炀帝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3,第71页。
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我的爱护!


[参考资料]
欢迎指正,欢迎投稿!!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20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