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 发新帖 :: 刷新 :: 小站首页 :: 登录/注册

齐长城北门关遗址和残墙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发在初学论坛,不希望被挪动)
   在章丘垛庄乡和莱芜鹿野乡之间,有西面的铜顶和东面的阎王鼻子两座山,两山间的山口处是齐长城北门关遗址。据说此处曾有过石发碹的关门(建筑年代未查),但是现在什么痕迹也没有看到。
东西两侧的山上有城墙残存,我们在山脊上往西顺着齐长城走了一段,偶尔能看到断续的残存石筑墙体,有两、三米高,大部分段落已经没有石头,只是在山脊上有一条踩出来的路,看的出来,路基便是曾经的齐长城了。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5661799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5661799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5661799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56617993.jpg



本帖由 老郑2010-06-04 22:29:59发表


挖靠,发到这里了,俺来初学一下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这段齐长城是俺见到的比较清晰,且原始状态的长城,好。比作假的好。



本帖由 老普2010-06-04 23:37:41发表


欢迎老普兄同学!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你要早来还能多学点,俺前些天的几个帖子被挪走了



本帖由 老郑2010-06-05 00:23:08发表


太遗憾了,失去了好多初学地宝贵机会。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老普2010-06-06 22:07:45发表


2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5662239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5662239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5662240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56622403.jpg



本帖由 老郑2010-06-04 22:37:19发表


3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5662498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5662498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5662498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56624983.jpg



本帖由 老郑2010-06-04 22:41:38发表


听胶南市博物馆馆长纪中良介绍胶南段齐长城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齐长城胶南段略说
纪中良

齐长城胶南段长约五十公里,约占整个齐长城长度的十分之一,它既是齐长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齐长城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尤其作为东端部分,背陆临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异于别处的独特特点,所以在齐长城研究中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1、大致走向
齐长城从今诸城市的桃园乡史家夼进入胶南市境内,先后经过六处乡镇、翻越一百余座山头,由西到东纵贯全境,最后从灵山卫镇进入今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入海,其所经村镇名称大致如下:由诸城市史家夼进入胶南市境内后,历经市美乡李家前夼北岭――徐家前夼――六汪镇峰台顶――峰台南岭――孙家沟南岭――山周北岭――铁山镇月季山――背儿山――曹成山――金猪坑――大桥北岭――苗家南山――黄山镇黄山――报屋顶――石寨――陡楼――隐珠镇扎营山――大黑涧――小珠山――灵山卫镇鹞鹰窝――鹁鸽山,最后从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于家河村东北入海。
2、保存现状
齐长城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自然损坏和人为破坏严重,现多半坍塌,仅留“岭杠”,但在一些较偏僻的地方,仍有部分残基保留下来,如市美乡徐家前夼北岭一段,长约六百米;六汪镇峰台顶段、山周北岭段,分别长三百米、一千米;铁山乡背儿山段、曹成山段各长约六百米,金猪坑一段长约一千米;隐珠镇孟家洼子北山一段,长约一千五百米;灵山卫镇勃鸽山一段,长约三百米等等,这些留存的残基底宽约七、八米,顶宽二、三米,高二、三米左右。除以上残基外,长城上还有烽火台、要塞和关门遗址留存,如峰台顶的烽火台,直经约十五米、高约四米;小珠山白石口子要塞,南面靠墙,向北突出,略成长方形,长约十五米,宽约八米,墙基坚固一如当年;小珠山西侧的西峰关关口,推测为历史上的“左关”关口所在地,宽约三米,两侧石板垒砌的关门遗址明显,至今仍是人们往来的出入通道。
3、构筑用料
胶南地段齐长城尽管只有百余里,但其用料却不统一,而是在不同地段使用了不同的料,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用石灰、糯米桨和沙混合而成的三合土,这在六汪镇峰台顶以西一段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段长城残基长约三百余米,裸露部分夯筑细密,结实如水泥,用铁锹刨击仅留一凿痕,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二是纯粹用土,如铁山乡背儿山以西地段,因座落丘陵,故就地取土夯筑,但其坚固程度明显不如三合土,这从其坍塌后仅留“岭杠”的情况可见一斑。三是用块石,这种情况多见于高山地段,以小珠山部分最具代表性。小珠山海拔七百二十四公尺,是齐长城途经的最后一座高山,由于山高坡陡不易运输,加上土质稀薄难觅筑城材料,所以用石是唯一的选择。
4、构筑特点
缘山岭而建,是胶南地段齐长城的最大特点,由于笔者未考察全程,不知其它地段是否也具有这一特点,因而不好枉下结论,但在胶南地段至少是这样。在这段齐长城中,遇到沟壑的情况很多,但都没有人为地填平取直,而是避开这些险地,选就近高地或岭头顺延,如铁山乡金猪坑一段,其东为一低地,齐长城在此没有填平修筑,而是折道南去,后又折东再折北,形成一槽型( ),使看似很近的距离,却绕行了一个大圈子。再如小珠山地段,因多沿山势走向而建,同样不见填涧取直的情况,故此段长城修成V型( )的地方居多,在此不一一例举。
5、构筑年代
关于齐长城的构筑年代,说法不一。据《史记?楚世家》引《齐记》云:“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竹书纪年》云:“周宣王十八年(公元前三五一年),齐筑防以为长城,盖齐威王之二十八年。”《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四0四年),三晋攻齐,入长城。”又《管子?轻重篇》曰:“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说明春秋时已有长城;而《春秋传》则记录:“(鲁)襄公十八年(公元前五五五年),齐侯御晋平阴堑防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长城田氏之所造,盖兴筑之始,靡得而纪”。据以上诸说推断,齐长城当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并非在同一时间完成,它的西段可能筑于春秋时期,约在周灵王十五年(公元前五五七年)以前,处齐灵公时,以防御鲁国。至战国时期,楚国的势力北扩,直接威胁到齐国南部边境的安全,因而齐又将长城东端修筑完成,以防御楚国的侵犯。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齐长城的全部修筑完成,应在齐威王至齐宣王当政的几十年间,即公元前三七六年到公元前三二四年时。
6、作用
根据史书记载和实际考察情况来看,齐长城和同时期的赵长城、魏长城以及后来的秦长城、明长城一样,都是用作防御工事的,这一点似乎不容置疑。但近几年,有些人提出了亲的说法,它们根据齐长城修筑于鲁中丘陵南北分水岭上这一事实,认定齐长城仅是一条齐鲁两国的边界线,从而完全否认它的军事作用,其理由很简单,即认为这种简陋的城墙不足以抵挡劲敌的进攻。这种用今人眼光看待古人的作法,实在是不足取的,也不免有些牵强。试设想,如果不是用作军职防御,谁会在当时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发倾国之力去修筑这样一条不起实际作用的边界线呢?故此说不仅站不住脚,也是不值一提的。
7、历史上对齐长城起止点的几点争议
对于齐长城的起止点,历史上曾有不同的说法:一说起自泰山,至胶南琅琊台入海,如《方舆胜览》记载:“城西接岱,东连琅琊巨海。”《泰山郡记》记载:“泰山西北有齐长城,缘河经泰山千余里至琅琊台入海。”另一说起自平阴防门,至胶南大珠山入海,如《通典》记载:“高密、诸城县有古长城,自齐防门连逾泰山穆陵至大珠山海滨而绝。”《山东通志》记载:“自平阴防门起,连逾泰山穆陵,至胶州大珠山东绝入海。”上述两种说法,对起点出入不大,都是指泰山或其西平阴防门,而对止点则出入较大,因为齐长城根本就不是从上述两个地方入海的,这个错误直到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才改正过来。同年编修的《增修胶志》说:“今考治内长城入海处在小珠山东、徐山之北,西去琅琊台九十余里,去大珠山亦三十里,诸书皆臆说也。”经实际考察,齐长城终点的确切位置在今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九七六年前属胶南)东于家河村东北入海处。
8、沿线名胜古迹
齐长城早已闻名于世,而先后散布其上或附近的其它名胜古迹也同样引人注目,如六汪镇齐长城以北数公里处的胶河镇驻地,有汉祝兹侯国,吕侯、武帝时封,后国除该地沦为一般城镇,但其遗址仍在,曾有汉陶鼎、汉陶盆等多件文物出土。发源于铁橛山的胶河也流经此处,古胶州八景中的“胶河澄月”说得就是这里。有张仓镇,位于铁山镇齐长城之阳一公里处,金置,为当时榷场之一,曾有正隆元年(公元一一五六年)“张仓镇铜记”出土,明时在此设墩台。与背儿山段齐长城相近的七宝山、大崮、小崮一带,则曾是明万历时太监陈增开矿的地方,至今其所掘矿坑仍历历在目。黄山段齐长城以北有发源于小珠山的柜洋河,岸边有汉柜县故址,其东田家窑阁老山上有明侍郎高宏图墓。隐珠地段齐长城之南,有公布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郭家河岩龙山文化遗址、有王家河岩砖砌站棺墓葬、有建于清代的聚仙观、太平庵、蟠龙庵,还有清康熙时江南布政使法若真(号黄山)墓。灵山卫地段齐长城所经过的徐山,是传说徐福东渡入海的地方,其西侧则有作为古安陵邑出入通道的左关,还有建于唐代的朝阳寺,建于明代的灵山卫及唐岛炮台;另外小珠山上还有明末张大雅农民起义旧址、开山口清陈思孝墓、官山清金孝子墓、君子峰下陈氏双女殉节处等名胜古迹不可胜记,在此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
9、结语
对于齐长城这一名胜古迹的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一九八九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齐长城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00一年六月国务院公布齐长城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标志加以保护;而对于其开发利用工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文物部门多次考察论证基础上,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做出了重修齐长城的规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重修后的齐长城将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郑修改于2010-06-20 21:33:29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7040627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7040627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7040627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70406273.jpg



本帖由 老郑2010-06-20 21:30:27发表


2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7040672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6/12770406721.jpg



本帖由 老郑2010-06-20 21:31:12发表


55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7/1278133138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0/07/12781331381.jpg



本帖由 老郑2010-07-03 12:58:58发表


56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0/10/12872356130.jpg



本帖由 老郑2010-10-16 21:26:53发表



www.thegreatwall.com.cn 提供支持    版本:greatwallv2.0.0
Time: 0.0097970962524414 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