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返乡记之新建外公家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陪皮皮去买了几根湖笔,再没时间前往铁佛寺、潮音桥、钱业会馆以及俺家老赵的博物馆了,为了4日当天赶到老家缙云,不得不下午三点从湖州启程赶回杭州,再从杭州汽车北站打车至杭州汽车南站,满打满算,正好在开车之前五分钟买到了17:25分的那班车,两个丫头带着一些兴奋一些疲惫前往我的老家缙云。
浙江是面积很小的省份,然而多山,所以道路交通设施始终不太发达,尤其是我们县又属于浙江南部地区,东部为括苍山脉,西部为仙霞岭余脉。东半部群峰崛起,地势高峻。因而,与浙江偏北部的杭州相隔甚远,过去,从老家到杭州需要坐六个小时的长途车,而今拜省内高速公路所托,缩短到了三个小时,真是方便了很多。17:25分从杭州出发,20:30分到达县城,与表姐接上头,放下行李,带着皮皮漫步街头。
几年没来回来,县城变得更加像一个小都市了,热闹繁华依旧,摩肩接踵的人们却变化了衣着与身份,很多地方已经不太认识,从宾馆一直走到溪边,才明确了方位。好溪水还是穿过县城慢慢流淌着,偶尔发个脾气冲坏一下丁埠桥。幸好,新县城搬到五里之外去了,否则拆旧修新,恐怕真就一点儿过去的影子也没有了。老街的铺面都换上了防盗门窗,没有了过去可拆卸的门板,没有了过去挂在门口的那盏红灯笼,总觉得少了很多江南的风情。石板路还在脚下,缙云肉饼还是那个味道,这才踏实了很多,慢慢跟皮皮说着往昔。
我所就读过的缙云中学已经搬到新县城那边去了,新校园比北京的大学都现代化,老校舍自然也就被挪做了他用。本想带那个丫头去看看我曾经读书玩耍的地方,看到的却只有一片停车场了。皮皮笑,果然是个祸害啊,连学校都被夷为平地了。呵。
绕了一圈县城,跟老道、大楼汇合,计划第二天前往外公家——新建镇。
5日早上在溪边桥头的大樟树下与表姐夫碰头,表姐夫开车绕小路前往新建镇,路是新修的,我自然没有走过。从前,前往新建镇需要在大桥搭乘小公共,30分钟才能到达,而今又快了些许,转过几个弯居然就到了。可俺曾经流连的黄龙寺,却不能指点给皮皮看了。
新建镇是整个缙云山区比较难能可贵的一块谷间平地,因而,其富裕程度较缙云南部自然是高了很多。这几年,新建镇的变化也着实很大,新建中学旁边盖了一个小区,宽阔的街道、林立的商铺,跟城里的格局没什么两样。然而,我喜欢的横街还是老店铺的样子,精美的木雕在细节之处完好的显现。穿过那些弯弯绕的石子小路,走错了几个巷口,遇到了若干老邻居,笑着一一回答自己是谁来做什么这样的问题之后,终于带皮皮找到了我外公的房子——泥土夯就的一所二层小楼。
这是典型的缙云式老房子了,泥土与石子混合。我就出生在这里,那个有窗户的屋子,那个曾经是暖烘烘的屋子里面,被一个家族的人环抱着,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即便是出生在一个冬日,即便是农村并不看重丫头,又何尝让我觉得寒冷、失落过?
经常说小峰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身体不断的成长,而心却永远停留在1991年。后来在缙中读书,总会跑回旧宅去住上两天,房子空置已经堆满了尘土,打扫打扫,清理出一张床,问表姐借了床单被子,就自己一个人,在诺大的房子里面转,夜晚微弱的灯光伴着乡村的宁静,一点点让我将隔断的记忆慢慢找寻、拼接在一起。
外公的墓地在镇子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上,枕山面水,风水极好。缙中读书的那年,总会跑回新建去看外公,没什么事儿,就是坐在那儿,看着山脚下的桔园,慢慢跟外公唠叨着,风轻轻从耳边飘过,树轻轻摆弄着枝干,那会儿,心安静极了。外公,他其实一直没有离开我,不管是在浙江还是在北京。
而这次回乡,不仅带了亲爱的皮皮,跟着大楼与十七年没回来过的括苍老道、括苍老道衢州的几位朋友,同,那些四散在浙江省内的表兄表姐们也都回来了,一行人四辆车拖家带口一起前往外公的墓地祭祀,老老少少大大小小,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人,让我觉得似乎回到了遥远的童年。
那会儿,天下最疼我那个人还是那么硬朗。他笑着说,他可以驮着我趟过河、翻过山,一直从浙江走到北京。诚然,一两岁的我被外公带着从浙南来到了北京。我小时候总说,外公的肩膀是天下最棒的肩膀,现在依旧那么认为。他抗起的不仅仅是我的童年,还有整个的家族、整个的新建。
外公的一生,融合了农、工、商、学众多的身份,在经济封闭的年代,他率先北上南下跑买卖。在保家卫国的时候,他主动把自己惟一的儿子送到了前线。在政治第一的朝代,他弃商从政,成为了人大代表。他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思考着未来的方向与发展,他热爱着这个国家热爱着脚下这片土地热爱着所有的人。倘若世界上有一个人一辈子没做过一件坏事,我觉得那个人只能是我外公。但,或许就是太靠前了,或许就是思考太多别人了,所以外公才会引火烧身,最终郁郁而终。
有时候会觉得,中国人的脉络,不像西方人那么具有形式逻辑性,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言传身教、一种继续式的传承。老一辈的人走过的一生,是后生们最好的参照。所以,爱国、坚贞、不屈不挠、善良、勇敢、守护一方,那些可能是落伍可能是土气的品质还是一点点的流传了下来,没有消失在中国的土地上。
阿印于
2007-10-20 23:38:05 发表在分类:
走走停停 中
(48657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