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水帘洞
 公元六世纪的大兴城 

2009-01-20 Tue

邯郸之旅分享会场记版!哈!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记得不好,好多没记下来,请大家多多包涵,麻烦和尚大人有空给看看,补充一下,不对的您给指点指点吧~~~(场记疲疲按)
 ---------------------------------------------
 
元旦邯郸之旅分享会会议记录
时间:2009年1月10日 14:00-19:30
地点:去的人都知道~~
与会人员:9人
  和尚——自称皇上,还有别号zhanbo、小唐之类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当场居然都米有难住他的问题~
  飞来峰——场地及设备提供者,兼主持人,还给大家买了桔子和零食,表扬~~
  银子——邯郸之行和分享会的热情的组织者,带给大家聚在一起学习知识分享快乐的机会,是个好同志~~
  建良——邯郸之行的图片整理者,每一张图片都打了logo和参数,忙碌了好几个晚上,还要给大家刻盘,辛苦了
  linglan——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认真的学习者,还给大家分享了云冈石窟的珍贵图片
  炎焱——大概是太多的火憋在心里,所以感冒了……带病坚持分享,赞!
  山妮——即小妖,迟到了,基本上80%的内容都没有听到,除了八卦,要好好的阅读会议记录哦,刚丢了S1,在此表示一下同情,和对盗窃者的声讨~
  五花土——新加入的知识渊博的姑娘,名字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对岩石土层很有研究,希望以后一起活动可以跟大家介绍更多的相关知识。
  冬日骄阳——长的特别像和我一起上过弗拉门戈课的一个姑娘,呵呵,活动的积极支持者,认真学习的好同志。
  绿疲疲——即本人,不学无术的人,既然什么都不会,只好做做会议记录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
  
  参与邯郸之行的九人到了七个,劳苦功高拍摄了很多珍贵图片的书记因参加腐败活动未能参加,资深古建爱好者向日葵同学疑似带三百老头去天津看亚洲最大的三十多层楼四十多米高的摩天轮也未能参加,在此表示一下遗憾和感谢。
  
进入正题,会议内容:
  
  14:30—15:30 邯郸之行行程介绍 飞来峰 使用工具:google earth
  
  第一天
  8:30北京西-12:40邯郸-13:40一娄油-13:50张包子-14:30—16:30邯郸博物馆-18:00峰峰矿区-19:00枫林阁-21:00金柜KTV-休息
  
  第二天
  9:00-12:30南响堂-13:00晋祠娘娘行宫-13:30玉皇阁(未开)-14:00-15:00水浴寺-15:30玉皇阁-16:30老爷山-18:00枫林阁
  
  第三天
  9:00-13:00北响堂(前往途中路过磁州窑遗址,下山后见到9个小窟)-14:00-15:60长乐寺-16:30停车场乘车-18:00邯郸一娄油—20:18邯郸火车站-23:30北京西—各回各家
  
15:30——19:30 邯郸之行图片欣赏
照片观赏-拍摄:书记 过程讲解:飞来峰 专业知识讲解及答疑:和尚,重点内容摘录如下:
  
  邯郸博物馆
  茹茹公主墓展览
  
  茹茹公主墓是北魏的柔然族公主墓,5岁嫁给高湛,13岁去世
  该墓葬特别之处在于
  1、墓内壁画:北魏时期壁画较少,而且这是一个皇室壁画,更为珍贵,作为一个有纪念的壁画是很难得的;
  2、小兵马俑:有各种类型的俑,造型美观形态各异,体现当时制作工艺
  3、风帽俑:较多代表游牧民族的衣着传统
  4、列瘠(没记下来,请和尚补充一下)
  
  南响堂
  关于南响堂的研究:1936 《响堂山石窟》水野清一、长光敏雄著,对石刻、石经、造像、分期都有研究。
  另外民国还有一本,但是只研究石刻部分,《南北响堂及其附近石刻目录》。是1935年,徐炳旭、顾颉刚老先生带领数人考察研究记录之后,印行出版的。它是国内研究响堂的最早著作,也是我国学者对石窟寺艺术这门学科研究的创始。
  南响堂建窟时间比北响堂晚,建于北齐晚期,共七个窟,下面两个,上面五个,形质受到云冈石窟二期影响,当时比较喜欢做双窟,即做两个一样的窟。南响堂刚发现的时候一层本来外面是一排窑洞,80年代进行了清理,二层有清代的屋檐,移到了山顶。清理之后七个窟形质会更明显一些。南响堂刚建成以后外面有寺庙,阁楼或屋檐,石窟从属于建筑以内,应该是就建筑整体风格进行通盘的考虑。南响堂的特别之处在于上下曾作为一个塔形窟出现的,趋于一致的说法是下面两个是双窟,第七窟是有个塔顶的造型,5、6、7和下面的2号窟整体是作为塔的样子建造的,1、2号窟之间有台阶,说明原来整体作为石窟寺进行设计建造,中间有朝拜阶梯可以步行上去进行朝拜的。
  具体来说:
  第一窟,门口的小龛不一定是北齐的,可能是唐朝或以后开的,门两边是龙柱,束莲,龛眉是火焰的,上面有凤鸟。束莲柱在响堂山普遍运用,这种柱子上一般有的有龙,有的没有,与当时审美有关,后期运用较少。
  斗拱:非常重要的建筑史上发现,因为出现了一个石质仿斗拱造型,双抄,出两跳,加一个lin拱?,非常复杂。而过去留存下的实物,即自汉代以来文物上的实物主要是人字拱,或者一斗三升。这说明北齐的木构建筑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山西也出现了一个斗拱模型,木质,比较复杂。这类斗拱的实物只有这两个。
  知识链接:云冈:双窟——样子相近的两个窟,设立中心塔柱,为了礼佛的需要。

  塔顶:山花椒叶,宝珠、象轮,阿育王塔的形质,有明确纪年的塔的形质
  
  北齐时间虽然很短,仅仅27年左右,但绘画和雕刻自成一派,唐、五代、宋等初期和后期很难区分其时代风格,唯独北齐之前和之后有明显区别,风格非常独特,是一种奇迹,很难有一种艺术形式只在二十几年中发展成如此明确专一的形式。例如东魏是北齐的一个傀儡政权,但是在艺术风格上就有明显的区别,所以说北齐是艺术史上的奇迹。
  
  第二窟:第一窟和第二窟之间有碑记。涉及到了周武灭佛的一段内容。
  
  第三窟:山花椒叶残的比较厉害。门口的石柱是歪的,是仿照木质建筑做了侧角。小龛里供奉的都是弥勒。门口很多龛是后期补上的
  
  第五窟:门口两侧纹饰边上是连珠文,是因为受西域粟特文化影响很重。北响堂石材与其它地方有明显区别,石头的颜色有点暗色发墨绿,为片岩晶石(云冈是砂石)。进门后门上面有涅槃,与过去、现在、未来的信仰相关的,因为不是作为主要的佛来供奉的所以放在门口上方的位置。北齐的涅槃是平躺的,辽、唐代是侧卧,这是艺术图像学的演变,用手摸他的是迦叶。故宫博物院院刊第三或四期上面介绍了涅槃变。
  
  第七窟:雕刻比较精美,保存情况较好,是有柱廊的,个人认为是受希腊罗马化的影响,外面有柱廊,有力士,窟檐上面的塔尖保存的非常完美,力士飘带是往上飘的。窟顶有束莲,门口两侧有山花椒叶纹饰,是希腊化的影响。这里的造像往往纹饰很少,但是轻薄贴体,称曹衣出水。
  
  七个窟中有两个是露顶。第七窟窟顶有伎乐飞天,莲花。响堂山石窟较多的运用了帷帐,别的地方没有如此大范围的运用。有一组十王像,响堂山中较多的出现了十王像,共出现三次。位置在帷帐-菩萨-高台基之下,第七窟佛像脚下是个地神,口吐莲花,供佛像踩踏之用。
  
  响堂山弥勒的造像非常多,因为弥勒是未来佛,在当时认为是末世,所以供奉弥勒较多。
  
  从二层左侧沿小土路上去,西侧有宋代未完成的窟。
  水浴寺:有明显的中心塔柱,四面开龛,绕柱一圈相当礼佛一次。
  
  玉皇阁:建于明代,有国宝无梁殿,是盝顶(百度知道:盝 [lù]:中国传统屋顶之一,盝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中很多房屋都为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例如明代故宫的钦安殿、清代瀛台的翔鸾阁就是盝顶。纠正一下上面说的响堂山的有两个是盝顶,也应该是这个盝)
  
  水浴寺的涅槃在两个窟之间,被树挡住的地方,就是侧卧的造型。涅槃会分为四个或六个剧情表述,一边涅槃形象会放在显著的位置。
  
  水浴寺的经幢:河北第一幢,有一对,不确定有纪年。经幢上刻有漂亮的飞天。
  
  老爷山:可能是唐宋元时期的,有一尊佛像的手印比较特别。
  
  北响堂:
  
  中洞:门口顶部开明窗,有火焰纹,受祆教影响。《资治通鉴》记载把高欢虚葬在漳河旁边,实际是在一个窟里面。漳河也确实发掘出了一个墓。《高僧传》有记载说高阳的墓是在窟顶,后工匠被杀,其中一个人的后代盗了此墓。有说法北洞是高欢的,中洞是高阳的墓葬。佛像旁边有两个很小的小门,门口有小狮子,从形质上讲是墓,学术上普遍认为北洞是一个帝陵,争论焦点就是到底是高欢的还是高阳的墓,北洞有明显的祆教题材,有卫兽,是频繁出现在祆教的墓葬中的。这一期间的佛脸比较圆,引入了祆教的艺术风格在里面。
  
  两侧观音、大势至衣纹贴体,中间有环佩,纹饰还是较为简单的。吸收了中亚化和粟特化的风格。北魏和东魏后的衣褶的程度,衣纹的程度都有不同。
  
  北洞:外部顶上有覆波,金翅鸟的痕迹。中洞的特点是:下面有十王,即十个神王,可以根据神王手持的物品判断出其属性。洞内高阔,墙壁上充斥着火焰光纹,类似于族徽,很有宗教的肃穆之感。中心塔柱东边上面第三个是空的,疑似是高欢墓,我朝考察时发现里面是素壁,没有雕刻,深3.87 宽1.37 高1.77。
  
  卫兽,翅膀做成火焰状,一般出现在墓志的雕刻或者棺床上,但不是作为主要供奉的神。结合了中土和祆教共同的艺术形象。
  
  刻经洞:刻经洞内有大量的佛教经文,多是楷书偏隶,也有楷书、行书等形式,可以看出隶属向楷书转变的过程。
  
  长乐寺:四十年代被烧毁,留下雕像、碑刻和经幢。
  
  主要内容就记录了这么多,后面的多是八卦,看合影和人物照,太八卦了,涉及很多个人隐私和逸闻趣事,俺没记,虽然俺知道大家更感兴趣的是这个~~之后欲罢不能干脆去天外天边吃边接着八,最后一算账发现不多不少正好250,话说我今天还和小峰奇怪呢,大家明明凑了252块钱,那多出来的两块钱哪儿去啦?谁来八一下。
  
  fin~~  
----------------
和尚补充:
  茹茹壁畫為東魏。東魏壁畫非常珍貴。
  墓道繪列戟以表示身份地位﹐即以架上戟的數量來表示身份高低。禮制最多一邊12﹐一共24戟。(最多不是某人的隋朝的﹐哈哈)
  
  研究響堂山石窟的著作﹐最主要﹑最豐富和最有價值的還是日本這本。
  國內民國那本只有石刻﹐不涉及石窟雕像。
  建國後﹐有文物雜誌那期。
  另外想起來補充﹐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也有較大篇幅研究。只是分期太過繁瑣﹐但資料較為詳實。
  其他只是散落的一些文章。
  近期所出一些響堂山以及流失海外的文章主觀性較大﹐嚴謹性不夠。僅供參考。
  
  鬥拱為華拱兩跳﹐第一跳偷心﹐五鋪作。山西出土的模型為厙狄迴洛墓所出。
  
  字﹕山花蕉葉 相輪 聯珠紋 高洋 畏獸 覆钵 常樂寺
  
  隋碑還有建造南響堂的原因等﹐大丞相高阿那肱。
  
  第一窟南壁上方有淨土變﹐很精妙。
  
  水浴寺外的涅槃變已經是宋代的了。
  
  老爺山個人認為是宋元的。有密宗題材。衣服紋飾也是。手印待查。

-------------------
  《文物》1992年05期
  十六国的石窟寺与敦煌石窟艺术 --- 黄文昆
  响堂山石窟建筑略析 --- 钟晓青
  南响堂石窟清理记 --- 孟繁兴
  南响堂石窟新发现窟檐遗迹及龛像 --- 李裕群


阿印于 2009-01-20 18:19:34 发表在分类:梓人留念
(49325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