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李玉□ 国立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第一期 1996 出版
民国八十五年(1996年)出版
引言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迄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不但充实了我国宗教、哲学和思想的内涵,也使得我国的文化变得更加多彩多姿。同时,随著佛教的发展,聚集信众的寺院建筑、让人顶礼膜拜的佛教造像、便於讲经说法系念观想的佛教绘画一一应运而生,佛教的东传无疑也丰富了我国美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如今我国寺塔林立,摩崖佛窟遍布大江南北,宏伟壮观的古寺建筑、形貌各异的佛教雕塑、金碧辉煌的寺窟壁画, 更是随处可见,它们都是我国珍贵的艺术瑰宝和遗产,佛教美术实是中国美术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相对於我国佛教史悠久的研究传统,中国佛教美术的研究路途则崎岖波折。检阅历代著录,北魏末杨 之撰著的《洛阳伽蓝记》,载述北魏晚期洛阳佛寺盛衰的始末、建筑规模、与相关的典故,是研究北魏佛教建筑极重要的一部参考古籍。可是本书旨在暗寓规讽,针砭当时佛教的冒滥,并未评介这些寺塔建筑的艺术成就,所以尚不能视之为研究佛教建筑的专书。
李唐一代是我国佛教的黄金时代,无论在佛教思想或佛教艺术方面,均有杰出的成就。唐段成式 (? -863 年 )《酉阳杂俎续集》第五和第六卷的〈寺塔记〉,( 注 1) 载录丰富的唐代寺院建筑、造像和壁画资料,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 作於 847 年 ) 卷三的〈两京寺观画壁记〉,( 注 2) 也详尽地记述了会昌法难以後, 长安和洛阳二地所存寺观壁画的内容。 二书的撰著说明,佛教艺术在唐代美术中已占一席之地。 北宋时,佛教绘画在画坛中的地位仍十分崇高。 宣和时期 (1100-1125 年 ) 所编集的《宣和画谱》(1120 年序 ),将徽宗朝内府所藏魏晋以来的名画六千三百九十六轴, 析为十门,并特别将道释画冠於十门之首,推崇这些作品「禀五行之秀,为万物之灵。」 ( 注 3) 该书卷首也开宗明义地说:「画道释像与夫之风仪, 使人瞻之仰之,其有造形而悟者,岂曰小补之哉。」( 注 4)《宣和画谱》全书收录晋宋至北宋末年道释名家四十九人的资料,编成四卷,除了载录御府收藏中这些名家画作的品目,编者又介绍这些画家的画风特色,并记述这些道释画家的师承谱系,实可谓当时道释画史的汇编。 北宋以後,画史很少再采用《宣和画谱》这种分门别类的编辑方式。尤其是元代以来,文人画兴起, 大部分的画评人认为道释画乃出自工匠之手,乏善可陈,道释画的地位遂日渐衰微。 直至今日,还有许多人认为佛教雕塑、寺院绘画等作品匠气太重,毫无可观之处。
十九世纪末,印度和阿富汗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沙皇俄国的势力也扩展到了里海一带,位居其间的中亚和中国西北各省遂成为诸强觊觎的地区。这一地区是东西佛教文化交通的重要孔道,早在纪元前後,佛教已在此地蓬勃发展。八世纪回教徒侵入该地以後,严重地破坏这一地区的佛教文化,许多寺塔变成了废墟,但是对於佛教文化有兴趣的欧美考古学者而言,新疆地区为一个极具开发价值的宝藏。一九OO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 (Aurel M. Stein) 率领第一支考古探险队,进入亚洲腹地塔克拉马干大沙漠,调查天山南道的佛教遗址,正式揭开了外国学者研究中国佛教美术的序幕。自此以後,英、法、德、俄、美、日诸国纷纷组织考古探险队或考察团, 调查我国佛教遗迹,汇集中国佛教美术资料,正式展开中国佛教美术的研究工作。
沈寂了数百年後,在国外考古学家的刺激下,我国也於三十年代开始组织石窟考古工作,一九三O至一九三三年西北科学考察团调查了新疆石窟,一九三五年北平研究院记录响堂山石窟,这些都是国人石窟考古的先趋。一九四三年敦煌研究所的成立,更是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上的一件大事。过去数十年来,大陆考古学者不断地对现存的石窟展开调查、实测、临摹和研究的工作,在石窟考古上成果斐然。近二十余年,少数的台湾学者也加入中国佛教美术的研究行列。本文拟回顾近百年来,中外学者在中国佛教美术上研究的成果,介绍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最後对未来中国佛教美术研究的发展,将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就教於方家。
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
阿印于
2009-03-19 20:09:08 发表在分类:
忆古谈今 中
(48642次点击) | 标签: